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智慧生活科技與服務創新國際研討會 開放式創新的實踐-- Living Lab

文 蔡宜均




一月十二日舉行之「智慧生活科技與服務創新國際研討會」,由經濟部「智慧生活科技運用計畫推動辦公室」與臺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共同合作,邀請國際重要的智慧生活科技與創新研發專家來臺,介紹國際Living Lab的實際建置經驗及發展Living Lab對創新服務產業的貢獻。


工研院李世光副院長於演講中提到臺灣政府近年推動「智慧生活科技」與「服務創新」,以期推動我國經濟成長。「智慧生活科技」的推動不同於以往科技研發以「製造導向、國際銷售」為指標的模式,而是在推動過程以所謂「Living Lab」的創新研發觀念,將使用者的真實需求納入研發的重心,發展出涵蓋人民生活與工作相關的全方位智慧科技應用,以達到「智慧應用在地化」、「應用服務產業化」、「服務產品全球化」的願景。


研討會中,各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Living Lab在開放式創新上的實踐,並舉出世界各地進行中之實例、方法及其成效。


來自西班牙ESADE Business School的Esteve Almirall教授在演講中提到:「在智慧生活科技發展與創新服務的發展上,Living Lab為實現開放式創新之平臺;」Living Lab的方法能夠促進使用者參與創新的過程,並且有效管理參與的成果;藉由Living Lab能夠了解使用者於實際生活環境使用創新服務的經驗,提供開放以及共同創新的場域,讓智慧生活科技與創新服務發展能與社會文化結合,進而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並提升研發的成功率。


來自芬蘭Laure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Tuija Hirvikoski教授也談到:「Living Lab是在初期市場發展中實現使用者驅動之開放式創新的方式。」透過Living Lab,開發者能夠獲得使用者的內隱知識,與使用者共同分享創新的過程,促進相關利益者的共同創新,達到良好的創新循環(VIC,Virtuous Innovation Cycle)。為達到良好的創新循環,其關鍵是在導入人性面的創新觀點以及瞭解創新管理的重要性,以形成能自我調節的創新生態體系。


在Living Lab的場域中,開發者得以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索科技技術、社會需求以及商業模式的合適性,發現技術的新應用及新意義,獲得使用者內隱的需求、偏好等知識,與相關利益者共同創新,在發展智慧生活科技與服務的過程中,體現開放式創新的概念。


世界各地紛紛採用Living Lab的方式,藉由使用者參與的開放式創新,推動智慧生活科技以及創新服務的發展,在臺灣有工研院所推動的智慧小鎮(Smart Town)以及智慧經貿園區(i-Park),資策會推動的民生社區Living Lab,臺大智活中心推動的臺北智慧城等;在歐洲,有IBM於斯德哥爾摩推動的Smart City以及丹麥的e-Health Portal,其他還有巴塞隆納的Smart City等實際Living Lab的建置;這些Living Lab的實例,都是使用者參與開放式創新的實踐。


日本東本福祉大學的小笠原浩一教授,也在演講中分享自身參與老人健康照護Living Lab計畫的經驗,他表示健康狀況屬於高危險族群的老人,由於生理或是心理上的因素,普遍不願意參與預防的實驗計畫,但藉由社區照護中心的Living Lab,讓服務的過程和實驗場域並行,能夠讓老人減少心理上的負擔,並由服務的過程中,瞭解老人們對於健康照護服務的真實需求及價值觀,進而推動老人健康照護服務之創新。


此次「智慧生活科技與服務創新國際研討會」順利圓滿落幕,會中各界專家表示對臺灣Living Lab發展感到驚艷,也對未來臺灣智慧生活科技產業及服務創新提出建言,期許臺灣能夠藉由與相關利益者的開放式創新,推動智慧生活科技以及創新服務產業,由智慧小鎮(Smart Town)、智慧經貿園區(i-Park),發展成為智慧臺灣(i-Taiwan)。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Birgit Mager教授來訪INSIGHT中心

文/劉德薇

Birgit Mager教授為服務設計領域的知名學者,身為在歐洲開設服務設計課程之第一人,Birgit Mager教授為服務設計寫下新定義。曾擔任多個知名企業顧問的她,發現大部份的企業對服務設計不甚了解,相對於研發部門每個員工一年2000歐元的投資,企業在服務部門上的投資少之又少:每個員工一年只被分配到65歐元。企業對服務的不重視造成服務品質不彰,服務效率不佳,使顧客受困於漫長的等待時間、不友善的接待態度、繁雜的作業程序等,不僅對企業的形象,也對收益帶來直接且負面的影響。為推動及落實服務設計,Birgit Mager教授身任多國學校的客座講師,促進多個研究中心設立,並成立服務設計網絡(Service Design Network),作為全世界企業及研究機構交流的平台;Service Design Network定期舉辦世界性的服務設計論壇,並出版多本服務設計相關書刊,不遺餘力地宣揚服務設計的必要性。
目前任教於德國科隆國際設計學院(Köl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 KISD)的Birgit Mager教授,此次應資策會邀請來台,並在百忙之中前來INSIGHT中心參訪,與INSIGHT中心的教授們討論服務設計的未來方向,並給予相關指導。此次參訪行程由INSIGHT中心主任劉佩玲教授主持,除了向Birgit Mager教授簡介INSIGHT中心的理念及發展之外,也詳述INSIGHT中心現在進行的專案內容。服務設計與INSIGHT中心現所推動的專案息息相關,藉由與Birgit Mager教授的交流,得以以不同的角度檢視INSIGHT中心專案,可說是獲益良多。INSIGHT中心也與Birgit Mager教授商討未來合作可能,除了加入Service Design Network之外,並邀請Birgit Mager教授再度來台,相信雙方的合作可以在服務設計領域擦出新的火花。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3大區域中心 各擅勝場


2009-09-29
工商時報 【張承運/台北報導】
 
國科會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均設有開放性體(實)驗性平台,及校外設置有各種生活情境實驗場域,將促進學研方向與生活需求間產生連結,進而以人性化科技服務締造台灣成為未來優質生活的全球典範。台大INSIGHT Center、成大TOUCH Center及交大Eco-City等3所高等教育學府因為在技術、資源、地域等領域各有不同專長,自然在研發路徑、優勢技術及整合內容等方面皆有差異化之處。
 台大 提供實作環境
 台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指出,該中心並不是對外實體展示中心,而是讓加盟專家學者有場所進行技術試驗及原型產品之實體情境模擬分析及測試,使技術、感測元件等系統運作和管理在理論與實務上得以印證,有利創造產學合作條件,促進智慧生活科技之產業應用。該中心由國內約有30所學校及機構加盟,研發團隊成員經過1~2年持續運作,目前已增至168位,涵蓋理工、農、資電、生醫、設計、社會及管理等學院,與中、美和歐等均有合作。
 目前研發的主軸聚焦於健康(居家健康照護、生理與環境監測等)、呵護(行為感知、互動介面等)、永續(能源管理、綠能設計等)。該中心為落實技術供應鏈的縱向整合,透過邀請廠商早期參與,形成產學研發聯盟,推動產學之跨領域合作,經由技術移轉、授權讓研發成果進一步商品化,促進產業升級。
 交大 規畫四大空間
 交大Eco-City健康樂活城計畫總主持人林進燈主任表示,Eco-City特色在「4大空間」館的規劃設計,它不同於北區的台大Insight Center、南區的成大TOUCH Center的偏向居家空間。Eco-City除居家外,還強調辦公室、健身房和汽車等不同空間環境,因為交大接近竹科園區、新竹科學城,這些竹科工作的高壓力族群、高齡化族群可透過智慧生活科技來達到具健康照護功能的科技化服務,因此想像1天的生活為何,模擬開車到辦公室上班、下班開車到健身房去紓壓,然後回家等過程中會發生的事情用1日生活圈將其串接起來,這就是交大當初成立的源頭。
 互動體驗館進駐的科技,基本上都是過去執行政府大型計畫的團隊,成果會比較多、比較具體。主要合作單位為學界及法人,廠商很樂意將其最新的研發產品導入展示場域,學界也可將研發成果展示,提供產學合作、技術轉移、成立新創公司或進一步商品化的機會。在新技術或創新設計方面是由業界引導開發及由學界前瞻研發等雙向同時進行的。Eco-City在一開始主要是先把過去學界所發展的能量給聚集起來,有些相關科技是先由學界開始的,透過展覽與各業界就有所互動,其後多半再經腦力激盪產生想法、需求和真正的要求,再交由團隊做出來,技轉或委託開發,依需求酌收費用。
 成大 聚焦原型產品
 成大TOUCH Center計畫總主持人楊家輝表示,透過展示、生活和網路來建構實體和虛擬的體驗平台,朝發展智慧生活科技產品和創造優質生活空間可說是該中心的兩大核心,透過集體智慧及以使用者為出發點驅動產品開發的環境就是科技與人文相互影響及產生科研變革的過程要件。
 為了讓創新設計、前瞻技術和商品分工得以發生,不少大型企業都前往位在成大奇美館的優質生活體驗屋訪問,成大亦積極尋找5C電子業參與合作製造,期能讓好的生活科技能降低成本、普及於各個家庭,智能化生活品質。所以,成大團隊的特色即是聚焦在市場或產業還未出現或是仍未成熟的前瞻技術和原型產品的開發,以「人本、創意、智慧」為核心理念,發展創意生活產品,營造感性智能環境,建立協同式開放創新平台,以集體創意實踐跨領域、開放式及使用者創新模式。目前團隊分成人文關懷組、科技資通組、網路整合組、產學推廣組。
 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推動前瞻創新研究、專利技術授權、產學合作孕育等正走在人文、科技、設計間激盪時刻,多元情境場域生活實驗室使智慧生活科技可務實發展,以使用者需求引導科技人性化落實,讓「人才得以培訓、產業得以升級、技術得以應用、原型得以商品」。
 展示平台 整合成果
 據了解,國科會推動「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的用意是基於過去政府投入不少經費在基礎研發,常常計畫結束,成果就散掉了,尤其是若干政府大型計畫,包括國家型、跨團隊整合型及卓越計畫等,一旦計畫結束後也是解散回到實驗室,甚至學生畢業後就不見,所以出發點就是在是否能有一個平台,可以將研發成果累積起來,而且後續計畫也可延續再發展下去,基於前述所言概念,就成立區域整合中心,像這樣有個展示平台,集合從事政府大計畫為先,把研發成果可以擺進這個平台來,而不是擺著放著就好,希望要與生活能整合,因此人文很重要,必須將有情境、有故事性的內容予以整合在一起,所以場域非常重要。

生活實驗室 以人為本


2009-09-29
工商時報 【張承運/台中報導】

 發展以人為本智慧生活科技及帶動ICT產業升級是近5年來產官學研高度重視的方向,藉由科技政策預算的投入,引導學術前瞻研究、科技應用和產學合作帶動科技化服務產業,從產學合作架構逐漸發展更接近現實生活的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架構,擴大更多的參與者進入,範圍也不再侷限在大學內,而是社區營造生活示範運行場域的建置工程。台灣在人文、社會、科技、產業、文化、地理等均有獨特性,如何整合各界人士的確是件大工程,因而有必要對「生活實驗室」有清楚的認知。
 TOUCH Center 接軌國際
 據了解,台灣的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目前已有多個Living Labs在進行,而由國科會啟動的計畫中發展的智慧生活科技整合中心(由台大智活中心、交大Eco-City健康樂活城及成大TOUCH Center構成)中的成大TOUCH CENTER,就是歐洲網路生活實驗室聯盟(ENoLL)會員,由成大申請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評選,TOUCH Center榮獲提名,並在法國里昂舉辦的ICT08會議中,正式對全球發佈獲得入選資格,成為國際推動智慧生活實驗室聯盟會員,彰顯TOUCH Center於智慧生活科技之核心理念與創新研發,已獲得國際肯定。
 同時,亦邀請歐洲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計畫領導者Prof. Esteve Almirall蒞臨TOUCH Center分享社群導向之開放式創新模式經驗。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簡稱ENoLL)乃因歐盟近年來在資、通訊技術發展計劃下,以人為本及願景導向的創意科技作為技術研究與產業發展重點目標,積極於歐洲各國推動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s)所形成之網絡,進而成為推廣創新服務之重要平台。
 以TOUCH Center, Taiwan名義加入,對提升台灣人本科技之能見度將有極大幫助,將有助於台灣推動人本智慧生活科技能賦予國際創新指標並與國際資源接軌,領航創意生活產業新契機,實踐「人本、創意與智慧」,向全世界展現出「台灣創造」的生活新價值。
 用戶為中心 互動開放
 成大TOUCH Center主持人楊家輝指出,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s)開放式創新模式是近年來在歐洲各國所建立的新興服務實驗與服務研發作法。強調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和互動開放的創新環境,發展一種以使用者驅動為主的開發創新方法。透過收集使用者實際應用測試成為產品和服務創新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關鍵,從使用中的反饋信息,建立更可靠有用的產品與服務創新發展機制,促成創新產品/服務的市場發展。
 歐盟於2003年起推動並建構創新服務平台網絡(Living Lab Europe),目前透過該機制已成功推廣至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29國,Living Labs會員數眾多,而加入的會員其組織性質各有不同的獨特性,並由歐洲境內國家延伸至全球,持續推動數十種創新服務實驗,藉由此研發創新模式大大縮短了產品與服務從研發到進入市場的時間,包括Nokia、IBM在內的許多知名企業都積極參與這種新模式,以創新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帶入至使用者真實生活的環境進行驗證,從使用者的體驗過程中,不斷改進產品、設計和服務品質,開發出更符合人性化的生活需求,得以協助企業提升。
 場景多為地區性
 工研院副院長李世光指出,歐洲目前有256個Living Lab且多為地區性,有二大陣營推動,學術性和產業面現在均以場景場域來推動研發,都是區域性成功,表示有文化上的差異和介面點推動的過程;曾邀請歐盟推動Living Lab的領袖專家來台灣分享成功的經驗,有意思的是他們均採用了公私夥伴關係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架構,他們花了很多時間來做好PPP,它才是最大的關鍵。
 據了解,在2006年11月,Living Labs網絡在歐盟形成,Living Lab被翻譯為實地實驗室、生活實驗室、體驗實驗室或應用創新實驗室,它起源於麻省理工大學,在歐洲發展壯大。它的發起於人們對創新理念的認識發生變化。目前Living Lab發展已經經歷了三代。第一代Living Lab是由那些對現有建築如何與未來居民的需求相協調感興趣的建築師和工程師們發明的,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用戶需求。
 第二代Living Lab是由那些參與塑造新的工作環境的公司所發明的,這種工作環境包括工商業、研究機構以及專家網絡等,通常被稱為是協作式的工作環境。第三代Living Lab範圍涉及到整個城市區域,它運行於整個城市範圍的開放實驗空間,依靠生活、工作於城市中的各類用戶,為創新應用提供原型設計和測試平台。
 政府企業皆受益
 就政府而言,Living Lab有助於政府提高城市的國際競爭力和知名度、建立並管理城市品牌,而且能夠幫助吸引國內外投資,透過公私夥伴關係,城市可以向它們的市民、旅遊者和企業提供創新性服務,從而加快城市信息化步伐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贏得經濟增長。
 另就企業而言,通過Living Labs網絡,中小型企業也能夠推廣引領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的業務應用和產品,進而提升企業品牌和國際知名度,幫助企業永續發展。

Living Lab Global研究員Liza Lichtenfeld來訪INSIGHT

文/劉德薇

Living Lab Global研究員Liza Lichtenfeld於9月10日再訪INSIGHT中心,此行目的為了解INSIGHT中心其一創新服務研究:便利商店Kiosk創新服務模式,並與該專案主持人賴宏誌老師深度訪談。
Living Lab Global為一獨立且國際化的非營利機構,在丹麥哥本哈根成立,並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擁有據點;Living Lab Global冀能提供社會更具吸引力之服務、促進國際合作,並創造資訊流通之管道,成為企業獲取創新知識、募集資金人力、尋求跨單位合作的平台。
而Liza Lichtenfeld在資策會的協助之下,目前在台進行為期10週的研究調查,其目的為了解台灣地區機構對服務創新的想法及各項相關專案進展,以及思考Living Lab Global網站中文化的可能。賴宏誌老師所主導的便利商店創新服務專案,結合了政府E化(E-government)、旅遊創新服務及服務智慧化等重要議題,因此Liza Lichtenfeld在來訪前即表示對此專案極具興趣,在多方促成之下順利與賴宏誌老師進行訪談。
賴宏誌老師在訪談之中表示,此專案的概念為透過便利商店內的Kiosk裝置,創造新的服務遞送模式,不僅服務在地民眾,也顧及外地來的旅遊族群,提供各式市政服務及旅遊資訊。賴宏誌老師說道,此專案執行目標是創新Kiosk的介面及整合增減其中功能,使之更為方便操作,不僅有利於原先Kiosk的使用者,也嘉惠到不善於使用電腦的族群(Non-PC Users),創造便利商店與政府的雙贏局面。
賴宏誌老師提到,此專案的目標在於:鎖定Kiosk使用客群、分類Kiosk內有資訊、使Kiosk系統更為穩定、以及創新使用之介面。
在鎖定Kiosk使用族群時,除了了解Kiosk的高頻率使用者特性外,也必須考慮到潛在的使用者如外地觀光客,因此實用的旅遊資訊成為Kiosk必須擴充的內容;而資訊的整理及分類也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如何讓使用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想要的資訊內容,則必須仰賴精準的分類方式;另外賴宏誌老師也提到,介面的友善程度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意願,因此介面的字體大小、按鈕擺放位置等也都必須慎重考慮。
此次會面Liza Lichtenfeld積極地提問,也列舉美國的實例分享;而賴宏誌老師也熱心地替Liza解說,雙方交流氣氛熱絡,使此次訪談成功落幕!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The main roles of LivingLab-2


三種型態的LivingLabs


(1) Living Labs to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 with ubiquitous computing.


Living Labs for the studies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ubicomp) were established at a number of research organizations from the late nineties onwards. Researchers a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orgia Tech) describe Living Lab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ubicomp on education(Abowd, 1999) and home environments (Kidd et al. ,1999).

(2) Living Labs as innovation platform.

A number of European Living Labs are presented as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s, meaning that the Living Labs serves as a real-world environment for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in the value chain of ICT production(Eriksson, 2006). Corelabs, a coordinating unit associated with the 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 describes Living Labs as “functional regions” where stakeholders have formed a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PPP) of firms, public agencies, universities, institutes and people, all collaborating for creation, prototyping, validating and testing of new services, products and systems in real-life contexts”(CoreLabs,2008)


(3) Living Labs exposing testbed applications to the users.

The term “testbed” is understood as a delimited environment to test software and services outside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This is an excerpt from the Eletronic Journal for Virtual Prganizations and networks(eJOV)-Volume 10, "Spacial Issue on Living Labs", August 2008.